第682章(1 / 2)
虽然只是小赚头,首饰铺老板还是热情地招呼着,又推荐林小福看新货。
“上回看你买头面,这新到的款式,要不要看看?”
“这个款式太招摇了,我们农家人还是低调一些的好,不然平时也不好戴出来。”
林小福见那新头面款式是还可以,就是比上回的都要大一些,显得霸气,到是适合寻常百姓家的妇人来戴。
但赵迎春到底年纪轻,怕压不住,而且杨家妯娌多,别太高调反而惹了嫂子们嫌。
“这样啊……”老板似乎有些失望,目光一转又拿了几样单件的首饰出来。
“这对耳坠子虽不在头面里,但平时戴着也好看,适合你这样的小媳妇。”
这是一对银镶珠的耳坠子,银色花瓣中间有粒粉色小珠,看着就活泼可爱。
“这种小耳坠还有没有不同的款式?”林小福一见就喜欢了。
到不是她要戴,而是觉得这样的耳坠子确实适合小姑娘,虽说放在有钱人家,可能只是小丫环戴。
但她家都是小村姑,就不计较这些了,再说老板敢推荐给她,也是知道给小姑娘戴的。
老板见生意有望,立刻又戴了几款出来,有的略大一点、有的差不多大小但花色不同。
林小福便又挑了一款有三粒小米珠的和另一款只有两粒小米珠的款式。
最后算帐,全部按八十文的价,再加上之前的两盒绢花和一盒散选的绢花,一共三百五十文钱。
因是小买卖,林小福也就不一文、一文地还价了,让掌柜打了包。
布庄负责送货
耳坠子便宜,可供不起木盒的成本,用的是锦缎布囊装着。
林小福把这三只小锦囊收在散装的绢花盒子里,再与另两只盒子一起放到了小背篓里,扣上盖子就不怕掉了。
出了首饰铺便去布庄,这一趟买的布可不少,除了赵迎春做嫁衣的布,还有给家里人的布。
林小福心里并不想买,但师父说得对,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她并不差钱。
若能换个消停,那就买吧。
买了一匹适合做嫁衣的压花红绸布,再买了一匹给杨诚做新郎袍的雨过天青绸布。
之后便是扯的散布,如今正值夏天,他们家都有夏衫穿,现在要买的当然就是秋布了。
给赵长禄和赵张氏各扯了两身,给赵子添一家也各扯了一身,还都是绸布,并不便宜。
之后再给自己和赵子诚又扯了两身绸布、两身细绵,再两身细葛布给赵子诚做了干活时穿。
既然动了手,自然是人人有份。
赵子富和林小禄也有两身绸布、一身细棉、一身细葛。
赵迎春和林小春则都是用的细棉布,也扯了两身,算是他们对两边弟妹的一视同仁吧。
而她又给娘也扯了两身细棉布,却是不敢用绸,娘的身份还是低调一些好,免得又生事端,有新衣穿就好了。
另外又买了几匹中衣料子,分了不同颜色。
林小福一边挑一边就要买,到没多想,却让伙计高兴得什么似的,一路殷勤介绍着那些衣料,又拿尺子和剪刀过来。
直到林小福说还要买被面时,赵子诚才无奈道:“媳妇儿,就是这些我们也拿不回家了,再买,得布庄负责送货才行。”
伙计一听也犯了难,可又不想错过生意,立刻朝掌柜的看过去。
这时候并不是集日,又是上午,生意虽有但没有这样的好,掌柜的自然也没什么事儿,连忙走过来了。
“若是买得多自然是能送的,是哪个村子?”
这附近的村子,驴车跑一趟也不要多久时间,但他们却做下了生意,不用权衡也知道利弊。
“南林村,虽说我们到南街口坐驴车回去也就是五文钱,但我们东西多了难免要多付几个子儿,这两边路都要自己走,也麻烦。”
“若你们有车送我们回村最好,不然我们也实在没办法拿了,只得将刚挑的几匹料子先放下。”
林小福一见有驴车送,立刻拿乔地说道。
“这些料子也不少了,你们也是常来的,我都认得你们了,自然是送得的。”
掌柜一听连忙答应了,就喊一个伙计去后院里把平时拖布的马车赶出来。
一听是马车,林小福自然更乐,也赞这掌柜会做生意,当下就继续挑布。
既然有车送,反正都要买,干脆就把被面都挑了。
“昨晚也没问公公,这陪嫁是几铺几盖,得准备多少被面呢。”
林小福在专做被面而宽得多的布料架那儿挑了挑,突然叹气。
“往多里挑吧,咱们也要换床新被面才好,给家里都换了。”赵子诚便道。
可怜的哥嫂
媳妇儿赚了这么多钱,总在给别人张罗,自己也应该过好一些才是。
好在布庄做这布料的生意,来买布的当然也有不少是办陪嫁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