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1 / 2)
之后赵子诚去了赵家,林小福去陈木匠家。
“二叔,这是木箱的钱。”林小福将背来的鱼拿下来,笑着说,却又说明白,“多的就是送给二叔下酒的。”
是陈木匠自己要拿鱼来抵钱的,三十文的箱子钱,用十斤鱼来抵。
她多送了怕有两、三斤重,折算起来也是钱,当然要把人情做到明面儿上了。
“好,多谢。”
陈木匠喊了自家婆娘来拿鱼,他则笑呵呵地进屋拿了一口箱子出来。
虽然没有刷上红漆,但也是刷过桐油和树脂漆的,既防水又光滑,原木的色泽也好看。
林小福道了谢,又催问大水桶何时能打好。
“刚给你选好木料,等我儿子回来就刨,最快也得明天打好,还要刷油,晾干,初十后肯定有。”
陈木匠大致说了一下,林小福抿了抿唇,只得作罢。
还是箱子这东西不贵,又实用,买的人多因而有压货,像大水桶这种东西,还是赵长禄来打制才有,算是头一回。
“要不要桌子、凳子?”陈木匠见林小福在等赵子诚过来,于是笑着攀谈起来。
“家里都有呢,还能用用。”林小福好笑地解释。
但她也知道陈木匠是在兜售生意,为了不下人家的面子,还是要求看看都有什么现成的东西。
进了类似货仓的屋子,就看到果然是桌凳最多,也有衣柜、椅子什么的。
“那是?”林小福立刻指着那张衣柜。
“那是邻村的陪嫁,等漆晾干就要送过去了。”
陈木匠连忙解释,又指了几样可以卖的东西。
林小福突然眼睛一亮,指向一个木格架子。
样式简单的书架。
“这个书架不大,搁在炕角都不占地方,也只要三十文钱。”陈木匠连忙说道。
“这个我要了,要两个。”林小福立刻决定下单。
“正好有两个呢。”陈木匠一听立刻笑开了。
“不过我没拿这么多钱来,横竖明天我们又要过来送鱼的,要么让我先拿回去,要么明天我再来买,给我定着。”
林小福于是笑道。
“那就明天来拿吧,你们每天送鱼,也不差这一天。”陈木匠连忙说道。
是她自己的选择
“好。”林小福心里尴尬,只得笑了笑,不再说什么,转身就出了屋子。
她也不能怪木匠的小气,若换了是她,也定然不会给人赊帐的。
要知道拿货容易,讨钱难呢。
不一会儿赵子诚就回来了,林小福又拉着他进屋看了那两个书架子。
大约是个九宫格,可能是木匠儿子的练手之作,做法简单,但还算精致牢靠。
“用来放书不错。”林小福看向赵子诚。
他们的炕没有炕柜,但炕也不算小,就在炕角靠墙放着,用起来还是很方便的。
“今天没带这么多钱,明天来买。”林小福却又说道。
赵子诚看了她一眼,无奈一笑,便转身往外走,二话不说就将一担箩筐叠在一起,再将筐绳打矮了撬上扁担。
“媳妇儿,你来扛这个,我搬箱子。”赵子诚弄好箩筐,就喊林小福。
三十文的木箱可没有方便抬握的铜环,也没有别的方便之处,就是木箱,连带锁的地方都没有。
农家搁衣服、被子,用起来还是方便的。
既不好抬,自然就只有一人来搬了。
而赵子诚已将背篓背了起来,林小福就兴致勃勃地扛起了箩筐。
尽管走得东摇西晃的,但总算是扛起来了,空筐也不算太重。
赵子诚走在前面,不时回头看着她,露出有趣的笑容。
林小福知道自己被嘲笑了,不时还他一个白眼。
小俩口就这么互动频繁地回家去,一路都有人好奇地问他们箱子里装的什么。
赵子诚表情淡漠没有吭声,林小福只得咧着嘴尴尬地回说刚买的。
于是很快至少半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买箱子了。
对于实际没有陪嫁的林小福来说,这一买箱子,大家自然就会往陪嫁的话题上去想了。
听着大家的说笑声,林小福心里很无语。
她已经很低调了,没想到还是一举一动都要让人盯着问,真是烦躁得很。
问题是她还不能撕破脸面。
走下田畈后,赵子诚放慢了脚步,轻声问:“扛得动吗?要不你在这里等着,我先回去一趟。”
“不,这比一篓鱼轻多了。”林小福摇头,却是低声说出自己的郁闷。
“在村子里住着,难免如此,总归结交不结交,都是一个选择。”赵子诚安慰着林小福。
与村里人的相处关系如何,是她自己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忍忍吧。
林小福撇撇嘴,无奈地笑了。
回到家中,林小福
↑返回顶部↑